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法院信息
问需于民+普法驿站,法院与社区“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3-11-09 14:54:25 打印 字号: |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推动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11月7日下午,石景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春涛一行前往金顶街街道金一区社区征求意见建议并举行“普法驿站”揭牌仪式,金顶街街道党工委书记马斌,金顶街一区社区党委书记朱洪丽等共同参加此次活动。1:0


金顶街街道位于石景山区西北部,下辖17个社区,辖区居民7万余人,地区整体结构呈现老旧小区多、文物古迹多、老年人口多、困难群体多、党员人数多等特点。近年来,石景山法院与金顶街街道金一社区精准对接、有效联动,扎实开展法律答疑、法治宣传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撑。



在听取意见和座谈交流环节中,石景山法院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的司法需求,向街道社区党委同志及居民代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围绕当前邻里纠纷的常见类型和社区工作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向法院提出建议。朱春涛同志对社区同志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给予了积极回应,表示将认真梳理、研究吸收各位同志的宝贵建议,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为社区群众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切实将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



随后,朱春涛与马斌共同为金顶街街道金一区社区的“普法驿站”揭牌。



朱春涛表示,“普法驿站”作为收集法律需求、提供精准服务的中转站,旨在进一步加强与街道社区深度融合,增强普法宣传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希望石景山法院与金一社区以“普法驿站”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交流,携手联动,共同为打造文明和谐现代化社区注入法治新动能。



马斌指出,“普法驿站”的成立不仅是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更是走好群众路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对接中,石景山法院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充分运用审判工作经验,帮助社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石景山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张英周表示,民二庭将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充分利用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群众司法需求和意见建议,精准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政策解读与法律宣讲工作,创新打造法治公开课,促使案件办理结果转化为社会综合治理成果。



揭牌仪式结束后,石景山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侯丽雅以“防范养老诈骗 享受美好生活”为题开启“普法驿站”法治宣讲第一课,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当前多发的诈骗手法,提示老年人警惕非法集资活动,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受到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次活动是石景山法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石景山法院将持续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立足司法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动融入社区整体工作布局,将司法服务有机嵌入基层社会治理。


 
责任编辑:李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