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法院信息

石景山法院“青春护航基地” 助力罪错未成年人复归社会

作者:邢星 林文静 马云骢  发布时间:2024-06-17 15:54:49 打印 字号: | |

2014年,为帮助失足未成年人复归社会,石景山法院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北京市首家综合性涉诉未成年人帮教基地——“青春护航基地”,推行“三全一主导”工作模式,即“全方位、全覆盖、全流程,始终坚持法院主导”,对涉诉未成年人开展全方位帮教。



无处安放的青春


坐在石景山法院少年法庭里的小王低着头沉默不语,他因琐事与人发生口角,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扎伤对方右侧腹部,造成对方重伤二级。

石景山法院经审理认为小王系初犯,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且有自首情节,被害人对案件发生具有一定过错,故对小王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通过审理我们了解到,他8岁时父亲下落不明,15岁时母亲死亡,高二便辍学在家,现居住在母亲遗留的公租房内靠低保生活,案发时处于失管状态。”审理该案件的法官杨洁说到。

小王特殊的生活环境导致他缺乏安全感,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如何使其顺利度过缓刑考验期,防止其再犯?这成为法官思索的问题。


“青春护航基地”点燃新生


判决生效后,法官将小王送进青春护航基地,与多家成员联手为小王量身打造了考察与帮教计划。法官定期对小王进行电话回访,随时关注其思想动向和行为表现;社区矫正机构加强对小王的日常监督管理,促使其正视罪行,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司法社工对小王进行一对一常态化帮扶,带领其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修复其破坏的社会关系;爱心企业为小王提供就业机会,为其提供生活保障。

“这是我第一个月的工资,请帮我交给被害人作为赔偿。”小王吹灭蜡烛,说出了自己的18岁生日愿望。青春护航基地点燃了小王的新生,经过多方力量历时3年的持续帮教,小王回归正常生活,并表示会痛改前非,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用心呵护 让失足青春再起航


2014年,为帮助失足未成年人复归社会,石景山法院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北京市首家综合性涉诉未成年人帮教基地——“青春护航基地”,推行“三全一主导”工作模式,即“全方位、全覆盖、全流程,始终坚持法院主导”,对涉诉未成年人开展全方位帮教。


“在长时间审理涉少刑事案件中,我院发现未成年人再犯罪趋势上升、后续帮教措施乏力以及社区矫正衔接不畅,导致部分未成年罪犯不能如期进行司法矫正等情况凸显。为此我院在调研的基础上,联合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北京市首个综合性帮教基地‘青春护航基地’,涵盖复学、就业、城市体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个帮教项目。”石景山法院少年法庭负责人杨洁在谈到机制建立的初衷时说到。


“该基地围绕‘帮、感、学、工、矫、察’六字以三个月至一年为周期对涉诉未成年人开展工作。‘帮’是专业社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教;‘感’是参与志愿服务,感受社会关怀和奉献精神;‘学’是帮助有就学需求的人重返校园;‘工’是安排有就业需求的人进入特定企业工作;‘矫’是法院开展矫正工作;‘察’是帮教工作小组出具考察意见,为科学制订后续计划提供依据。”石景山法院刑庭法官林文静介绍说。

同时,该机制加强内外联动,实现法院主导,帮教对象的全覆盖。通过司法审判、法庭教育使其“知”,帮教基地使其“行”,知行合一,是帮助涉诉未成年人的最好方式。石景山法院统筹联动司法资源与社会力量,在法院主导下,京籍、非京籍罪错少年同享、同治,真正实现对涉诉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无缝衔接,为其顺利复归社会提供有力保障。该机制还加强院团联动,实现多方共建,帮教渠道全流程。基地由团委社区青年汇、爱心企业和培训学校共同组成,法院为“干”,其他成员单位为“支脉”,根据法院的司法保护要求和涉诉未成年人本人需求共同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协同施教。


截至2024年6月,该基地成功遏制未成年人再犯趋势,已帮助50余名罪错青少年复学、工作,部分罪错青少年被高校录取,相关做法受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网、中国法院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并获评“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提名奖”。



 

责任编辑:李子姣